打击“假央企”须斩断利益链
2021-11-05 08:49:00
作者:何勇
“挂靠国企央企、对接优秀民企成为国企央企旗下子公司、让民企享受央企国企待遇……”让民企变身“央字号”,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不靠谱,不过这是一片真实存在的灰色地带。尽管各级部门多次打击,但在利益驱使下,在灰色地带行走的“假央企”数量已有“泛滥成灾”之势。
在很多人眼中,央企是一块如假包换的“金字招牌”。而媒体调查发现,一些民企竟然可以通过“挂靠”变身为“央字号”。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曝光的假冒中央企业名单显示,共涉及企业353家,注册地涵盖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可见,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假央企”不在少数。
“假央企”打着国资旗号招摇行事,直接扰乱央企及其下属公司的正常经营,而且损害了央企的信誉和形象,更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假央企”泛滥成灾,归根结底是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利益链,各方均不愿舍弃既得利益,继续维持着“假央企”的生意。
据报道,在这个被称为“挂靠”的市场,中介机构或掮客明码标价:“挂靠”央企四级子公司或更低层级,每年费用在300万元以上,“挂靠”偏远地方国企每年费用也要80万元。民营企业一年花费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挂靠央企,然后借着央企之名,揽工程做业务,从而赚个盆满钵满。民营企业披上央企的外衣,看中的无疑是央企的地位和待遇,因为央企自带市场信誉和市场信用。换句话说,民营企业想方设法花钱“买身份”,往往是为了能够获得和央企一样的地位和待遇,进而由此获得更高的回报。
因此,打击“假央企”,必须以法律手段斩断“假央企”背后的利益链,要将利益链上的所有受益者绳之以法,从而倒逼央企各级子公司不敢“贩卖”央企、国企的牌子。还要着力追查那些与央企无任何隶属和股权关系的“假央企”有没有“挂羊头卖狗肉”,有没有在“变身”过程中招摇撞骗、违法犯罪。
另外,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审视各地的市场环境是否达到公平、公正的标准,赋予各类企业真正同等的地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营企业花钱挂靠央企的不正常需求。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