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摆脱认知的惰性 切勿成为谣言的“助攻”

2021-09-29 17:21:19

作者:寒笑

  自古以来,谣言就是社会存在的一个现象,古代有句谚语,“东门失条扁担,西门说是造反。”正是古代人对谣言的形象表述。而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谣言借助互联网力量,更是愈发防不胜防,小到柠檬绿茶可以预防新冠病毒,大到境外反华势力编造的所谓新疆“种族灭绝”的欺世谎言,有了互联网+的赋能,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力更大、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也让人难以分辨。在各种微信群里,常见亲友被谣言蒙骗后转发成为了造谣者“助攻”。正如很多人所说,“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往往已经‘跑’遍了世界。”

  “造谣只用一张嘴,辟谣却要跑断腿”。一句小小的谣言便会扰乱人心甚至引发集体性社会恐慌,与此同时,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更是成为了网络谣言的“副产品”,谣言大肆传播的背后,一个个无辜的受害者深陷旋涡,造谣者低成本炮制的一句话,便可将当事人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使其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严重伤害,这样的悲剧比比皆是。比如在杭州的吴女士取快递时被人偷拍视频并造谣“出轨快递小哥”,流言蜚语的肆虐彻底打乱了受害人吴女士的工作生活,被公司劝退离职,还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有可能成为真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网民难以辨别真假谣言真假,对个人及社会贻害无穷。谣言止于公开,作为主流新闻媒体应做好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主动发声,积极回应为公众答疑解惑,生产准确信息,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准确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一个清朗的信息环境,还需要发挥每个普通人的作用。谣言止于智者,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越来越考验的是人们甄别事实的能力,公众更应提高网络素养、辨别信息来源,切勿成为造谣者的“助攻”。有句话说的好,“人之所以言之凿凿,是因为知道的太少。”谣言的传播其实也是一种认知的惰性,因而面对谣言,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信息的甄别能力。要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着认清事实的智慧,有着承认无知的勇气,而这些,也正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最主要的因素。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