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跪式窗口”频现,折射为民服务意识“缺位”

2021-08-26 06:46:31

作者:汪昌莲

  □  汪昌莲

  近日,一段市民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中医院窗口前蹲着办理手续、缴费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样的窗口方便了工作人员坐着办公,却忽视了民众的需求,不禁让人联想起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所呈现的“丁义珍式”窗口。(8月25日澎湃新闻)

  一位患者在医院缴费窗口蹲着办业务,看到这种场景,任何人也难以释怀。对此,涉事医院回应称,医院窗口的高度是在该院建院时就定好的,当初设立窗口的时候都是配有板凳的,后来可能时间久了被患者挪走了。言下之意,医院没有错,问题出在患者身上。尽管医院已为所有窗口配备了板凳,但如果板凳是被人挪走了呢?

  从报道中的图片可以看出,这家医院设置的服务窗口,确实比较矮,群众在此窗口办事,只能蹲在地上。为什么服务窗口设置这么矮?因为,这是专门为医院工作人员“量身定做”的,因为工作人员是坐着工作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工作人员可以坐着接待群众,为什么群众不能坐着办业务呢?医院表示,目前对这部分窗口并没有整改计划,还是维持现有给患者提供板凳的方案。这种“将错误进行到底”的态度,也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人们都对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信访局”的场景印象深刻,事实上,现实中“丁义珍式”服务窗口,比电视剧中的还要“精彩”:福建省惠安县中医院某交表窗口,恰好到普通人的腰部,交单的人需要把腰弯成90度才能把表递进去;郑州市社保局办事窗口不高不低,站也不是,蹲也不是;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个收费窗口,网友抱怨“窗口过于低矮,给患者造成很大不便”……所幸,这些“丁义珍式”服务窗口,经媒体曝光后,均已得到了整改。

  为民服务不能高高在上,“跪式窗口”的存在显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此类窗口主要是出现在基层公共服务部门,前来办事群众站也不是,蹲也不是,只能是屈膝跪着,令民众倍感屈辱、刁难,充分暴露出部分基层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实尴尬。事实上,对于服务窗口而言,让办事群众“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不该是一件难事,也不应该存在所谓技术上的问题。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折射出为民服务意识“缺位”。好作风造就好门面,一个单位作风的好坏,通过办事窗口可以直接体现出来。地方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不能满足于作出“服务便民”的规定和承诺,还应该加大检查、督办力度,着重解决“文件上规定的和下面执行的不一样”等问题,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特别是,应加强对基层服务窗口的管理,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在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限、提高服务质量、更新办公设备、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多下功夫,用“服务者”的心态,真正创造一个让群众舒心、放心、安心的公共服务环境。   来源: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