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到场”免罚体现执法温度
2021-08-24 06:46:03
作者:张涛
现实生活中,不少车主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出门办事,找不到车位,情急之下在路边临时停一会儿车。等到急匆匆赶回来时,正好碰见执法人员正在贴条。尽管再三解释,对方却表示罚单已开无法撤销,于是只能乖乖交罚款。当然,对于每位驾驶人来说,都知道违停本身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处罚。不过,在自己已经赶回现场纠正违停行为的情况下,依然被处罚,这让一些车主在情感上觉得难以接受。
如今,洛阳城管部门这一柔性执法举措,让人眼前一亮。
“15分钟到场”免罚,体现人性化。现在,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各地停车资源普遍紧张,车位配比严重失衡。尤其在学校、医院、菜市场等周边区域,往往一位难求,给市民办事造成不便。于是,一些市民只能选择将车停在路边,等送完孩子、看完病号、买完菜回来后,立即把车开走。这种临时违停行为,并未故意违反交规,实属无奈之举。只要不妨碍交通通行,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当事人能够及时纠正违法停车行为,就应该给予适当宽容和谅解。
“15分钟到场”免罚,也合乎法律。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由此可见,警告、罚款都属于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执法人员发现违法停车时,可以开具违停处罚告知单。如果车主能够及时返回违停车辆,将车辆驾离,执法人员也可以撤销之前的处罚决定,改为口头警告。这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治理机动车违停,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罚是为了提醒驾驶人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批评教育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15分钟到场”免罚,体现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出有关部门的执法温度,更能赢得车主的理解和支持。
将心比心,既然执法人员体会到车主停车难,对车主网开一面,相信广大车主也能体会执法部门的良苦用心,自觉避免违停,共保交通顺畅。 (来源:济南时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