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不能只是“看起来挺美”
2021-08-24 06:38:50
作者:樊树林
近年来,一些城市在综合改造过程中,建设了不少口袋公园,点缀城市亮丽风景线的同时,也拓展了社区居民的公共绿色空间。然而,不少读者来信反映,口袋公园在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卫生环境维护不到位,照明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随意堆放杂物、休闲用地被侵占等现象依然存在……(8月23日《人民日报》)
大有大的雄浑壮观,小有小的别致典雅。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除了需要一些大型公园,还应有更多街头转角的绿地来点缀。“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就是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它们见缝插针地出现在城市中,犹如掩映在高楼大厦之间的“绿洲”。它们不仅能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的美好生活,体验城市街区的那份静和安逸,而且还能提升绿地服务半径,真正实现绿化为民和绿化便民,给城市增加活力和魅力。
世界首个口袋公园是1967年5月23日建成的坐落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佩雷公园,之后便风靡全世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个部门于2020年8月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同时发布了《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将“公共活动空间充足”列为6项目标之一,明确提出社区应至少有一片公共活动场地,至少有一片开放的公共绿地等。
无论是采取腾退土地、留白增绿的办法,还是边角空地、见缝插绿的举措;无论是对之前空闲地段的微改造,还是在对红墙灰瓦老建筑的点缀……近年来,各地建设了不少“口袋公园”,点缀了城市的亮丽风景线,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赋予了更多能量。然而,“口袋公园”在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也存在诸如卫生环境维护不到位、照明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真正让“口袋公园”成为市民的“灵魂栖息地”,需要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做足“绣花功夫”。听计于民,科学规划和建设,并认真管理保护,“口袋公园”才能发挥绿化和休闲功能,让城市更加美好。一方面,各地需要将“口袋公园”纳入城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体系及政策研究体系,不仅要充分调研,还要集思广益,在选址和配套设施方面契合市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口袋公园”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管理和维修上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有些地方对此已积累了经验,既发挥了园林部门的专业力量,也通过公园认领等方法调动了广大市民当“园长”的积极性,这些方法都可借鉴。
“口袋公园”不仅是市民们休闲的场所,更是展现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地方,实现“口袋公园”与城市历史、风俗、文化等有机融合,需要相关部门切实把握城市的人文精神,在建设中要主题突出,延续城市文脉。期待“口袋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能全面升级,让市民们在“转角遇见美”的过程中,感受诗意和安逸。 来源: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