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外卖打包费”不能异化成“赚钱套路”

2021-08-19 14:07:17

作者:张涛

  外卖订单42.2元,包装费4.9元,外卖打包费问题正越来越被消费者诟病。相比于商超的打包费,外卖、团购外送平台的包装费更是“重灾区”——价格高、套路多、每个单品都要收费。随手打开各大外卖平台,大部分店家都设置了打包费。消费者每点一个单品,就要交一份包装费,单个包装的费用大约1-2元。让顾客尤为不满的,是外卖强制收打包费的现象。(8月18日中新网)

  点外卖需要收取一定打包费,这消费者都能理解。然而,现在一些商家的套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点两个馒头,分别用两个塑料袋装起来,各收取1块钱打包费;买三个鸡蛋,也是一个袋子装一个,合计收取三份打包费……种种情况不免让人质疑,究竟是卖商品,还是卖包装?

  对此,有外卖平台工作人员一语道破,“包装费是由店家自己设置的,费用也是付给店家而非平台。”商家之所以不怕麻烦地分开打包,只是为了多收取打包费。现在外卖行业竞争激烈,一些商家害怕客源流失,不敢随意在菜品上加价,就通过打包费“堤内损失堤外补”。还有的则是事先把商品价格分摊到包装身上,比如原本值2块钱的东西,被拆成1块钱定价和1块钱包装费,给顾客造成产品低价的错觉,促使顾客选购和下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进一步指出,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商品或者服务,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消费者拒绝提供相应商品或者服务,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外卖强制收取不合理的包装费,已经构成变相的强制消费,强迫消费者购买不必要的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无谓的独立包装、重复包装、二次包装,也造成了包装污染和资源浪费。此前有数据显示,美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三家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在2000万单左右。按照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大约15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类似买两个馒头用两个袋、三个鸡蛋装三个袋,对于环境的污染更是不堪设想。

  对此,有关部门和平台应加强监管,督促商家合理打包,扭转外卖打包费用偏高、过度包装现象。更重要的是,还是要赋予消费者选择权,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打包方式,拒绝强制消费。 (张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