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凑整费”彰显医疗收费监管进步
2021-08-10 06:42:50
作者:罗志华
据广东清远市政府网站消息,清远市医疗保障局近日答复市政协七届会议《关于医院收费凑整,患者质疑现行制度的建议》称,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仍然实行“四舍五入”的“凑整费”做法,不符合收费政策,已全部整改完毕。(8月9日澎湃新闻)
通过“四舍五入”的办法“凑整费”收费,是个细节问题。少舍多入、不舍只入等现象即使经常发生,违规多收的费用也不多。据统计,该院2016年至2020年医疗收费“舍”25986.96元,“入”25795.90元,对比还少收了191.06元。因此,一些网友认为这似乎不值得过多关注。其实不然,关注“凑整费”现象,减少乱收费尚在其次,背后所体现出的细化费用监管理念,显得难能可贵。
加强医疗收费管理跨越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早年间,发现医疗乱收费主要靠一些生活常识,比如一天收取25小时的费用、公费医疗患者住院一月花费上百万元、人已去世但心电监护仍在收费、一个人一天输入上百瓶数万毫升的液体……这些真实的事例,一度成为医疗收费监管的重点。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医疗费用监管的重心转到了打击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行为。此后查获的医疗骗保案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多通过“挂床”、小病大治、过度检查用药、套高收费、通过中间人介绍虚假病人,以及制作虚假病历、进行虚假治疗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这些欺诈骗保行为一经发现,容易调查取证,随着打击力度持续加大,也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公然的乱收费现象必然会越来越少,医疗乱收费单次所涉费用将更少,手段也更加多样和掩蔽。
这就意味着,在大刀阔斧地打击医疗乱收费现象之后,就得拿出绣花的功夫进一步治理。“凑整费”现象所涉经费不多,但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规范医疗收费行为不能不拘小节,关注“凑整费”这类细碎之事,是医疗收费监管的再进步。
医疗收费监管从粗放走向细致,也面临不小的考验。“凑整费”现象相对便于识别和定性,但以病情需要为名行过度诊疗之实、或在病历中分析过度诊疗的必要性等技术性乱收费现象,就极难识别,监管人员若不具备较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就难以识破医学技术掩盖下的乱收费现象。分解项目、巧设名目、钻收费名称不统一的空子等精心设计的乱收费现象,监管也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医疗收费监管从细节入手,是优化监管方式的必经过程,不因“凑整费”事小,就放任类似的小漏洞持续存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提升群众监督的水平,进一步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才能维护政府和医保部门公信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