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个人防灾应急能力迫在眉睫
2021-07-30 09:55:26
作者:斯涵涵
河南暴雨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为河南加油的同时,大家的防灾应急意识和能力如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2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个人的防灾应急能力,当满分为10分时,受访者平均给自己打出6.7分。(7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受访者平均给自己打出6.7分,看上去大多数人似乎都在及格线以上,但再看看这个数据:“有49.7%受访者表示看过,但不太会用”,还有“8.7%受访者表示什么自救或他救技能都不会。”说明大家的自评分过于乐观。
遇到暴雨雷电,依然接打电话;外出旅游,不知道安全避险;发生溺水险情,不懂如何自救他救;不会用灭火器及LED等急救设备、缺乏专业培训……当前,民众对灾害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社会安宁。只有当公民防灾应急的安全意识提升到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程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灾害的损失,才能够在面对灾难时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全面提高防灾应急能力,首先应该体现在科学、高效的应急能力及防灾减灾机制上。从汶川地震到郑州暴雨,从非典到新冠疫情,各级各部门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坚持源头预防,重点提升重要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设防水平,将灾害预防纳入城市发展规划。通过举办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一次次灾害提醒我们,提高个体的防灾应急能力不可或缺。公众除了要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并掌握一些避险应急技能,平时也要多留意各种防灾应急知识,并力争做到运用自如,因为这些“平时看上去用不上的知识”,关键时候或许能救命。让防震减灾成为人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切实增强广大民众识险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有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全力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