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评 > 正文

充电宝泄露隐私不能止于提醒

2021-01-06 08:55:06

作者:张淳艺

 
 黎青/绘

  共享充电宝最近陷入了泄露个人隐私的旋涡。近日,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题为“警惕身边的共享充电宝陷阱”的文章。该文称,部分共享充电宝不仅可能存在质量隐患,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程序,导致手机里的通讯录、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视频等隐私数据泄露。(1月5日《法治日报》)

  对于公众来说,提高防范意识是必要的。不过,遏制共享充电宝泄露隐私不能止于提醒,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构筑信息安全防火墙。首先,制定行业标准。目前,充电宝执行的是2018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信息技术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该标准主要是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专门针对共享充电宝制定行业标准,明确共享充电宝不能具有数据传输功能,从而防止个别厂家钻制度的空子,为非法收集用户信息埋下隐患。

  其次,强化企业责任。从此前发生的案例来看,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致使个人隐私数据泄露,大都是充电宝被不法分子改造引起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充电宝企业就可以袖手旁观。企业应建立共享充电宝检测维护机制,定期对所投放的充电宝进行排查,一旦发现被植入恶意程序的充电宝及时予以回收,并向警方报案,配合警方调查。

  此外,严惩不法分子。对于充电宝泄露隐私案件,为了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有关部门必须坚决依法严惩,形成有力震慑。(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