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科普课不能只是“玩机器人的课程”

2020-11-27 09:13:40

作者:郭元鹏

 
 黎青 作

  我国已开展科普教育近20年,但中小学科普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学校不愿在科普教育上花费过多时间。中小学开设的科普教育活动课程基本上是围绕机器人、航模等展开,同质化现象严重。(11月26日《人民日报》)

  科普教育虽然已开展多年,但必须看到的是,开设的科普教育课程“质量不高”,不管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抑或是对于家长而言对于社会而言,一说到“科普教育课堂”,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课堂上有机器人、有航模。

  的确,机器人和航模都是“科普教育”,也是孩子所喜欢的。但是,“科普教育”的范畴绝不应该仅仅是“教孩子会玩机器人”,而应该是更加宽广的,比如:如何使用药品是科普教育;如何辨别假货是科普教育。再比如,与疫情知识相关的内容,更应该成为科普教育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向,还有眼下网络上出现的“伪科学”,课堂上也更应该关注。总之,“科普教育”涉猎的范围应该是更加宽广的,而不能只是拘泥于“会玩机器人”“会玩航模”这么小的范围。

  因此,有政协委员建议,必须完善建立科普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和校外活动安全保障机制。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学校科普教育活动细则,构建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学校科普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之中。加大科普教育的财政投入,做好科普教育经费保障工作,让学校的科普教育真正对接教育诉求以及社会现实。

  由于学校的“科普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教师资源也相对匮乏,笔者建议不妨吸纳更多社会力量。比如建立“馆校合作”机制,加强科技馆与学校的合作,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合作,有效实现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最大化。从而让科普教育不再范围狭窄,而是丰富多彩起来,科技改变未来,科普不能缺席。(来源: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