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治理垃圾电话短信,罚款只是第一步

2020-09-07 10:56:04

作者:张雨佳

 工信部近期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险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此次《意见稿》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对违反者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条消息很快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支持真金白银的惩戒措施”“终于有了明确的规定,也算是可以期待摆脱骚扰的那一天”,有些网友看好此次《意见稿》的发布,但还是有一大部分网友有些顾虑,“估计够呛,违法成本太低”“太少了,这点钱还不够老板一顿饭钱呢”,都表示这些罚款对已经形成产业链的收益来说,显得不痛不痒,可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随着互联网与大众生活的不断融合,我们越来越离不开通信,商家通过向大众推送来精准营销,大众通过商家的推送来进行更多、更好、更广泛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双赢。但万事都有“度”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收到更多的都是未经用户同意,狂轰乱炸的推送,感觉像是被“绑架”了,商家这种擦边球甚至涉嫌违法的行为,不但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工作生活,更有泄露个人隐私的可能。

  正如网友所担心,虽然《意见稿》开启了处罚垃圾短信和垃圾电话的“先河”,但对于已经形成商业价值的产业来说,这些罚款真的能震慑住商家而让其有所收敛吗?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还不能太过乐观,面对较高的回报收益和较低的违法成本,商家可能还是会铤而走险,正所谓民间俗语“虱子多了不觉咬”,罚的多了,也就很快“好了伤疤忘了疼”。

  因此,若要真正解决垃圾短信、垃圾电话问题,还应在全方位治理和加大惩处力度上下功夫。一是监管部门根据其违法涉案金额和危害程度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得不偿失”的“切肤之痛”让商家知敬畏、存底线;二是相关执法部门也应靠前执法、摸排线索,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三是用户也应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主动举报。

  治理垃圾电话短信,1至3万元的罚款只是第一步,只有全面发力,才能还我们通信以“清净”。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