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教育乱收费不能留死角
2020-09-04 09:04:14
作者: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五部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全面落实教育收费管理主体责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受教育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教育收费与财政拨款、学生资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监管体系,提升教育收费治理能力。(9月1日人民网)
又是一年开学季,昨天,全国中小学生迎来秋季开学。新学期、新气象、新准备,要买什么样的校服、教辅书及教学工具、学生宿舍费如何收取,学生需要开展什么样的特色课外活动,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教育防疫成本如何承担……这些问题颇引人关注。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要学生购买高价校服、开展有偿课外培训、要求学生“自愿”捐款、择校费、借读费以捐资助学的名目收取和入账……教育乱收费层出不穷。一些学校、老师巧立名目,迫使学生买指定的教辅书、上自家的培训班甚至与校外机构串通一气,额外索取财物的新闻并不鲜见,把学生当作牟取私利的道具,饱受诟病。开学之初,教育部等多部门就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意见》,给教育乱收费打上“预防针”,及时且必要。
目前,我国不同类型教育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加之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收费牵扯到教育、财税、价格、公益属性、属地管理等诸多领域,复杂繁琐,故《通知》强调,各地出台教育收费政策,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培养成本和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认真履行有关法定程序,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确保平稳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其中特别明确指出,不得强制或暗示购买指定资料,不得通过提前开学等形式或变相违规补课加收相关费用。校内不得通过提前开学等形式或变相违规补课加收相关费用。校内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向自愿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应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还要求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教育乱收费行为,可谓目标清晰,有的放矢,为指导教育正常、合规的收费与制止乱收费制定了基本原则。
需要看到,关于教育乱收费,教育部门已经三令五申,但仍然有一些学校借繁多的花样大打“擦边球”,学生、家长不得不照办。教育乱收费不仅加重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与工作规范,也败坏了校园风气,违背了教育宗旨。
培养追求公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学生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学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育未来的重要责任,深化教育改革、维护教育公平是个长期的工程,不仅要靠相关责任人的道德自律,还有赖于职业的规范及法规的约束,规范教育收费管理,方能回归教育本义。
破解教育乱收费顽疾,关键在于切实落实相关法规。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留的收费项目,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教育收费标准,依法治教,依法理财,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不留死角,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