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孩子的志愿不是爸妈“一厢情愿”

2020-07-24 09:06:20

作者:郭元鹏

 
  
黎青 作

  七分考,三分填。今年情况特殊,高考招生志愿该怎么填?志愿填报的风险和误区有哪些?家长“求知”心切。(7月23日《宁波晚报》)

  高考志愿填报,既要“不浪费考分儿”,还要确保“没有滑档风险”,更重要的还在于选择“未来前景广阔”的职业。因此,每年一到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家长苦思冥想给孩子选择学校和专业,有的则花钱请教育专家进行指导,指导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收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比如,黑龙江某县3名毕业班老师近期就搞起了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咨询服务,每次咨询费1500元。而这已经算是该县“最低价了”。对此,人们看到的是“教师把志愿指导变成生意”是不是合适;而笔者更想指出的是,“指导出的人生”真的好吗?

  从提高“志愿命中率”的角度来说,志愿指导、志愿咨询是有一定意义的,能够通过分析,让“孩子的分数”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然而,“学生的志愿”不该是“爸妈的意愿”和“专家的意愿”,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最终就可能变成苦涩的“一厢情愿”。

  去年填报志愿时,笔者邻居家的男孩和父母发生矛盾,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直到志愿填报期限的最后一天才回到家中。事情的纠结点在于,爸妈想让孩子未来当医生,而孩子的梦想是成为教师,家长想把“爸妈的梦想”强加到“孩子的人生”里导致了这个结果。还有一位女孩,想报考电竞游戏专业,而父母想让她成为公务员。在选择专业时,“父母的梦想”和“孩子的理想”产生了激烈碰撞,结果女孩想不开做了傻事。

  还有一则新闻:一位警察刚刚荣升为副局长就辞职了。很多人不理解,而他是这样说的:当初成为警察,就是“父母的梦想”,而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商人,虽然在别人眼里我是令人羡慕的,可是我还是想追求自己的梦想,人生只有一次,不想委屈自己。

  当“父母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选择的学校不是孩子喜欢的,报考的专业不是孩子喜欢的,最终从事的岗位也不是孩子喜欢的。要么不能因为“热爱”而干不出成绩,要么因为“不热爱”而中途放弃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热爱而热爱,才是美好的人生选择。“孩子的志愿”应该是“孩子的意愿”,而不能是“爸妈的意愿”、“专家的意愿”,父母可以指导,但是选择权还是交给孩子自己的好。毕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孩子心里装着自己的梦想,为梦想而打拼才是幸福的。

  “孩子的志愿”,不是爸妈的一厢情愿。(来源: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