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术业有专攻”,文物还得由专业的人来修复

2020-06-23 10:03:17

作者:王彩莹

  近日,甘肃西和县法镜寺石窟内的几尊佛像,因修缮后表情滑稽引发了热议。有网友爆料,法镜寺石窟内的几尊佛像曾经头部损毁,身体仅存石胎。石堡镇文化站站长称:“1998年村民发现佛像头部有损坏,便请匠人做了修缮,原貌没有大的改变,这些属于"笑佛",笑也是其特征。”(6月22日 澎湃新闻)

  笑佛的特征是笑并没有什么争议,但是笑也分很多种,慈祥的笑,捧腹大笑,眉开眼笑,轻蔑的笑......不同的笑传达出的信息都不一样。法镜寺石窟内的几尊佛像修缮后的笑是“诙谐幽默”的,因而引起人们的争议。有网友表示:“我不太相信原貌就是这样的”。从佛出现在我们国家开始,就一直备受尊敬,特别是古时候,佛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可亵渎的存在。所以当法镜寺的佛像的笑像“表情包”时,才会引起热议。这几尊佛像是当地村民自发集资请匠人进行修缮的,但效果并不理想。村民爱护和修缮佛像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术业有专攻”,文物还是由专业的修复师进行修复的好。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代表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文物的修复工作应该慎重。文物修复不是简单的“缝缝补补”,而是尽量把文物修复成最初的模样,维持其特点和本质。因为,修复文物不仅是保护好国家的物质文化财富,也是给我们的后代一个认识和感受历史的机会。相比于匠人来说,文物修复师受过专业的培训,有更好的设备和技术对文物进行修复,能对文物进行最大化的复原。

  文物修复是一个细致而复杂的过程,《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中,就展示过一尊辽金时期木雕佛像断指的修复过程:要使用与木雕自身一样的材料。根据断痕和形态做出手指,补完后“随色”,需要做几遍颜色,使其与佛像原有的斑驳金漆相统一,再将灰尘蹭到修补的手指上做旧,显得更加浑然一体。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修复过程,是对文物的慎重,也是文物修复应有的标准。所谓的修复,就是还原文物本真,不能因为任何外在原因去改变文物原有的样子,那不仅是对文物的不尊重,更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分内的工作,文物当由修复师来修复。

  我国并不提倡公民像甘肃西和县的村民那样自发集资修复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所以说,村民自发修复文物的行为不可取,且不合法。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关注度,并向当地居民声明,不可擅动文物。而公民也应该了解关于文物修复的常识,毕竟“术业有专攻”,别因“好心”办了“坏事”。

  我们国家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的坎坷,每一个文物的保存都极为不易。一些不恰当的文物修复方式,可能会给文物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为了保护我国的每一个“国之重器”,为了保护历史遗留下来物质文化,对于文物的修复,我们应该慎之又慎,将文物的修复交给更专业的人来进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