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电商直播助农“火热”背后的冷思考

2020-05-20 18:39:39

作者:彭洪军

  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受限,线上消费在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高。部分农村地区交通物流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农产品(8.720,-0.15,-1.69%)滞销。电商直播助农,似乎成为疫情期间的救命稻草。(5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疫情期间,农产品销售遭遇滞销困境,一些网红、明星、地方市长、县长、区长为助力农产品销售,纷纷加入到电商直播带货行列当中。虽然电商直播带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购买力不强的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但我们应该看到电商直播助农的可持续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电商直播带货存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大多数商品都靠低价以量获胜。但因有些平台把关审核不严,一些以次充好,内容宣传虚假的农产品混杂其中,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购买欲望,降低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而依靠低价竞争的农产品,显然产品价值不会提升多少。最后导致农户压缩成本,陷入闭环的恶性循坏竞争当中。

  同时依靠所谓的“网红”、“官员直播”是否能有效、可持续地帮助广大农户网销农产品,这个结论下的还为时过早。虽然电商平台带货解决滞销的“燃眉之急”,但从长期消费的角度来看,随着直播关注度下降,消费者人群减少,农产品滞销问题还是难以解决。而电商直播以压低价格方式营销,也让过去的农产品销售中间商赚不了差价,还可能造成新的群体失业。

  我们需要靠线上的电商直播带货,也需要线下扩充延伸电商服务平台,鼓励电商服务平台延伸到村、延伸到贫困地区、延伸到偏远山区。打通畅通农产品直销渠道,把农产品直邮到消费者手中,真正把电商“助农”转变为电商“惠农”。同时,电商直播平台应保持助农惠农的公益性和长期性,严格审核农产品销售相关资质,杜绝恶意虚假宣传,才能真正把“看客”变成“顾客”,把一划而过的“过客”变成经常购买的“常客”,才能从消费端着力提升电商直播助农惠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