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禁学负面清单管“学”更要管“考”

2020-05-11 08:23:37

作者:木须虫

  小学低年级不能学习汉字生僻字、繁难字,也不能进行英语书写训练,整个小学阶段都禁止讲授国际音标。教育部9日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了具体依据。教育部表示,研究设立这样的负面清单,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要求。(5月10日《北京青年报》)

  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禁学负面清单”,让教育摆脱“抢跑”的功利,无论对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还是降难度让教育更贴近学生年龄阶段特点,都有重要意义。例如,此次列入负面清单的内容,包括低龄学习生僻字、繁难字,学习音标、做一些“难怪偏奇”数学习题等,为难学生又考家长之类的乱象,这些知识相当部分超过了孩子的认知把握能力,并且对于培训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实质意义,既增加了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还误导了义务教育价值取向、扭曲了教育的基本规律。

  超标、超前教育还更突出反映在校外培训上,根源在于一味迎合甚至故意刺激家长“起跑线”的焦虑,使得培训在对接学校教育上层层加码,还有一些培训机构甚至与中小学校明里暗里勾连,将培训与招生挂钩,把培训沦为一种敛财手段。制定“禁学负面清单”,为治理校外培训乱象提供依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然,校外培训针对中小学课业培训的火爆,还是源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刺激,这使得校外培训不是学校义务教育的补充,反而是巩固、提升的同质化升级版。所以,防止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教育,制定“禁学负面清单”,加强管理能够起到的只是扬汤止沸作用,负面清单的执行能够持久,恐怕在中小学学业考试与招生考试上,配套更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减轻对知识教育难度、广度的刺激,消除学生及家长对“培优拓展”等校外培训的依赖。

  如,一方面建立中小学各年级学科考试、测评内容的管理机制和审查评估体系,对学生学业测试的难度、进度进行规范管理,不让“禁学负面清单”的禁止内容出现在学生的考试中,更精准地发挥“考”对“学”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规范重点中小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招生管理,特别是新生入学、小升初上,禁止单独组织考试,对必要的测试进行规范并严格审查,防止利用教育的优势地位变相掐尖,消除学校过度利用知识难度、广度,人为制造差异,扭曲教育导向。如此,才可能让“禁学负面清单”禁而能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