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孩子们网游消费: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2020-03-25 11:34:19

作者:文豆豆

       根据媒体梳理,疫情期间宅家打游戏,网络游戏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坑”: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未成年人可一键登录;收费游戏未事先明示,“免费试玩”诱导低幼孩童入坑;收费环节无验证,超额充值屡发,等等。(中国青年报 3月25日)
       受疫情的影响,孩子们每天需要上网课、需要网上打卡作业,家长们表示:现在孩子们更加理直气壮的要电脑、要手机、要平板了。随着网课的开展,令不少家长担心的是,孩子们会趁着家长不注意,偷摸打游戏,甚至为了打游戏而无休止的充钱消费。据部分统计,1月19日至3月9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共收到2365宗有关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的投诉。数字的背后,是上千家庭的无奈与伤痛。
       追根溯源,除了网游公司和网络平台打“擦边球”之外,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形成,这就需要家长们的督促。游戏漏洞的确需要整改,比如不少游戏虽然明确规定未满18岁禁止使用,且需实名认证,而“一键登录”模式却减少了孩子们的登录麻烦;不少游戏虽然购买装备需要支付宝、微信支付,而“免密”功能无疑又给孩子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孩子们主观能动性的形成无疑需要家长们的影响带动,因此,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们去纠结网游公司创作的游戏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倒不如我们从根本上去培养孩子们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
       我们常说希望孩子们劳逸结合,偶尔的玩玩游戏,不仅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空间,还可以增加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因此,对于游戏进行“一刀切”的做法,无疑是行不通的,不仅不会杜绝孩子们打游戏,反而会增强孩子们的逆反心理。
       疫情期间,如何合理控制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值得人们商榷。一方面,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作为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多抽出点时间陪伴孩子,以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同时,家长也要合理控制孩子们的上网时间,掌握好电子设备的登录方式以及账号管理。另一方面,孩子们也需要提高主观能动性,合理进行网络游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