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 > 正文

党员干部要过好亲情关

2020-03-20 11:47:28

作者:李亚蝶

  常言说,家是温暖的港湾,而亲情就是滋润人精神世界的和风细雨。亲情是人世间最美的一种情感,是人们获得物质支持、精神依赖的重要来源。亲人间有关爱、有温情是理所应当的,但也容易因此而忽视对亲人的教育引导,放松了对亲人及自己的严格要求,忘记了肩上的责任担当,放纵自己、包庇亲属、怂恿犯罪,最后沦为阶下囚,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如何过好亲情关特别是家属子女关,是每名党员干部的必答题。

  党员干部要过好亲情关,第一位的就是要严以律己,严格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在社会上树起了良好形象,彰显合格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要能识别亲人行为举止间出现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尽早发现,及时纠正亲属行为处事方面存在的缺点、不足。小恶不纠终成大患,党员干部切不可对亲属言行上的问题视而不见,不了了之,绝不能袒护亲属,必要时要“红红脸”“出出汗”,唯此,才能令亲属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否则,会为日后的隐患埋下导火索。要引导亲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对物质的单纯依赖,使亲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提升,使家庭成员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要履行好养亲的义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但只要有亲人相伴或在亲情的滋润下,身心就会变得轻松愉悦。党员干部在生活中要关心亲属,关心亲人的生活、学习、成长,用平日的嘘寒问暖传递对亲人的关爱,用体贴入微的细致关怀感动亲属。要规划好生产与生活,通过辛勤努力和工作,不断改善亲属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要始终做到对亲人不离不弃,从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情感上的交流等方面履行好责任与义务,营造和谐向上的亲情氛围。

  最后,做到礼敬亲人,尊重亲人的想法,尊重他们独立的生活,尊重他们对人生和事业的规划,等等。在与亲人的日常交往中做到行止端庄、谨慎、彬彬有礼。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突出特点就是注重亲属之间依礼而行、行止有矩,倡导亲人间礼敬有加、相敬如宾。现实中,与亲人相处难免“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所以,党员干部要掌握好与亲属相处的“度”,就是要在生活中待亲以礼,做到礼敬亲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