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7人未脱贫”该关注什么?
2020-01-10 08:55:03
作者:冯海宁
7日,江苏省发布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其中提到,江苏省脱贫率达到99.99%以上,目前还剩6户、17人未脱贫,立刻在网络引发热议。“17人未脱贫”的数据如何得出?江苏省扶贫办8日进行了回应。(1月8日《新京报》)
今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意味着所有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从江苏目前曝出的数据看,该省脱贫攻坚战成效明显走在了全国前列。仅剩“17人未脱贫”,意味着该省脱贫压力小于很多省份。而且,该省扶贫标准为6000元,也高于国家标准。
对这些数字,笔者注意到,有一些质疑之声:“17”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从扶贫部门回应看,数据是准确的。因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已经在全国各级扶贫平台实现了联网。而且这些数据是在该省人大常委会上透露的,相信有关方面不敢去造假。据介绍,“17”等数据是动态变化的,17人中有的会随时脱贫,个别已脱贫人员也可能会返贫。但波动幅度应该不会很大。
观察脱贫成效,我们必须要客观,如果忽略了一个地方自然禀赋、经济增量等客观因素评价脱贫成效,显然是不理智、不公平的。另外,我们也要看到江苏在脱贫方面的探索和努力。比如江苏实施“五方挂钩”帮扶机制,利用政府、高校、国企等资源帮助薄弱地区。再比如,针对低收入户因病致贫、返贫现象,该省一些地方建起四级网格健康扶贫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在只有17人未脱贫的情况下,江苏直接向贫困户发钱发物其实就能立即实现全面脱贫,但江苏仍坚持“造血式扶贫”,这种态度值得肯定。因为“输血式扶贫”只是换来漂亮政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其他地方也要坚持“造血式扶贫”。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