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评 > 正文

一篇论文13人署名,学术挂名实为集体造假

2020-01-10 08:20:25

作者:汪昌莲 朱慧卿


朱慧卿 作

  据1月8日澎湃新闻报道,当前,论文挂名已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比较极端的案例是,某高校一篇论文署名多达13人,其中甚至有与论文所涉专业毫不沾边的行政人员。

  对很多从事科研、教学等职业的人来说,评职称是件大事,它与工资、福利待遇等密切挂钩。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职称评定有“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有人形容“职称就如同鸡肋”,但又不敢轻言放弃,甚至要挖空心思去骗、打破头去争。学术挂名成风,使一些人炮制出论文、学术的假业绩,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其背后折射出学术造假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也暴露出职称评定存在的诸多弊端。

  再看高校职称评审。因教学成果短期内无法出数字政绩,而在考核中被弱化、甚至忽略,代之以学术GDP“唱主角”,申请多少项目、发表多少论文、获得多少经费等,成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教师变成科研的“打工仔”,更为严重的是,量化的数字指标所带来的焦虑,使一些教师冒险在学术上造假,甚至剽窃学术论文,不惜恶化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

  可见,一篇论文13人署名,学术挂名实为集体造假。这显然值得高校反思。首先,职称评价应摒弃从前“一刀切”的方式,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其次,应摒弃对“学术GDP”的盲目崇拜,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比如,学术和教学只是考核的一个方面,不再具备决定一个教师职称晋升的压倒性重要性。德才兼备是理想的晋升标准,且“德”应在“才”之前。特别是,在高校去行政化已成为教育改革方向的当下,只有让教学的归教学、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才能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并重的本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