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育教育,不能仅靠提高分数“一刀切”
2020-01-06 11:06:26
作者:付颖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新的改革方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科目,将全部纳入云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科开考,共计14门,总分为700分。各学科分值分配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各100分;物理50分;政治、历史、生物学各40分;化学、地理各30分,等等。(1月5日 新华网)
仔细阅读这份《实施意见》不难发现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体育成绩提高到100分,与语数英传统三大主科的分数相同。就云南省教育厅2018年对该省16个县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的抽查数据显示,四年级体育开课达标率61.2%,八年级体育开课达标率仅为38.7%。此次改革实施意见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育和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高度重视。但是否应该将体育课成绩提到如此高度笔者认为还值得商榷。毕竟体育成绩不能直接等于身体健康程度,身体素质好的孩子也有可能跳高跳远等成绩不理想。
现在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成绩看重,过高的分数指标往往会催生过度“应试化”现象的产生,而体育考试又相对其他科目的考试考试比较好从中“做手脚”,这不免让人担忧,本意是好的政策反而在实行中变了味。或者催生出各种各样的体育考试成绩提高班、课外辅导等等,反而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相对偏远地区体育教育师资资源和场地设施设备的分布不均,使得那里的学生天然就和其他地区学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简单的用分数衡量更是一种不公平。
体育课在教学方式上相比其他学科更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要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学校合理规划体育课程安排,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除日常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安排体育比赛和适当的校外体育活动等。在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坚强乐观等美好品格,是对素质教育的良好体现。
重视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能仅靠提高成绩数字这个办法“一刀切”,还是需要更为合理的体育成绩考核标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