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评 > 正文

治理微塑料,关键要有环保产品替代

2022-09-27 10:39:10

作者:汪昌莲

  黎青 作

  直径小于5毫米,甚至达到纳米级,肉眼几乎很难发现的微塑料,却被人们不知不觉中吃、喝或吸进体内。研究发现,这可能成为人类健康的又一“隐形杀手”。目前,中国多地已出台相关规定加强塑料治理。(9月25日中国新闻网)

  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塑料,几乎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科学家逐渐发现微塑料会伤害人体健康。对此,专家建议,生活中不要滥用塑料制品,吸管、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外卖盒等用后不要随意丢弃;尽量选择可降解塑料制品等。

  目前,国家层面塑料污染治理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山西、河南等地已出台相关规定。加强塑料制品治理,执行是关键。首先,相关部门应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比如,环保部门应一律叫停生产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企业,同时停止此类项目的审批,从源头上控制“白色污染”。再者,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对重点环节和流通领域保持高压严管态势。

  必须厘清的是,实施全面降塑,不是封杀所有塑料制品,而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这就要求,各地在实施全面降塑的同时,加快替代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供应,即推出可降解塑料制品,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来看,可降解塑料产业仍然“小而散”,企业和商家的成

  本压力较大,产品全面推广存在客观阻力。特别是,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价格明显偏高,影响了消费者使用的积极性。

  可见,治理微塑料,关键要有环保产品替代。首先,应加强可降解塑料相关体系、行业标准的建设,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生物降解材料的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再者,合格、高质量的原材料产能建设尤为关键,当产能水平不断满足消费需求时,成本就会进一步下降,价格也会回归理性。特别是,相关部门及组织应加大环保道德教育,让消费者的主动选择对商家形成倒逼。在此过程中,政府加强限塑执法力度和对可降解塑料出台补贴政策,将至关重要。(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