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高校录取通知书有新意更要有心意

2022-08-10 11:11:16

作者:王志顺

黎青 作

  录取通知书是大学新生收到的头份“见面礼”。不少学校为了给新生好的“第一印象”,也为了招生宣传,纷纷开始在录取通知书上“动脑筋”。镶嵌“宝石”“芯片”、镂空烫金、“繁星”罗布,激光雕刻、立体成型……面对高校录取通知书越来越“卷”的局面,教育部发文对大学录取通知书首次提出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制作录取通知书,避免铺张浪费”。(8月9日《北京青年报》)

  曾几何时,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薄薄的纸片,简洁明了,而如今,同样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各高校在设计制作上各显神通,各种“花式”通知书层出不穷。作为给新生的第一份见面礼,各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多花些心思本无可厚非,不过确实存在部分高校在制作时过于追求豪华、出圈,有华而不实之嫌。更何况,录取通知书过于追求“颜值”、“含金量”,既不符合大学教育精神,也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

  一所学校,真正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永远是“教书育人”的真功夫,而如果把心思都用于面子工程和形式攀比上,名气再大、牌子再响、录取通知书再花哨,都是徒然。高校对于录取通知书的包装,主要目的是学校形象宣传,然而出现争奇斗艳、比阔斗富的现象,表面上看,是为了给新生好的“第一印象”,也为了招生宣传,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些大学不自信的表现。高校苦练内功才能获得考生青睐。

  通知书的精神内核应该是让新生在进入校园前就感受到浓浓的校园文化和治学之风,而不是让新生收到通知书后就产生“这大学真有钱”的错觉。也因此,陕西师范大学坚持了15年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愈发成为一股清流。学校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而师生校友之间的传承也尽在字里行间。此外,扬州大学文学院以“姓名诗”的方式欢迎、祝福新同学,让大学新生还未进校园,就感受到一份独属自己的诗意。这样的做法无疑既有新意更有心意。

  大学不应成为录取通知书的“秀场”。再精美的通知书,也就是通知书而已,更重要的是学生进入学校后的培养问题。既已录取,便是一段缘分的开启。与其在制作“豪华”通知书上花大钱,不如省下来这些钱多资助一些学生,“把钱花在刀刃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