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科学教育岂能沦为“鸡肋教育”

2021-12-03 06:57:07

作者:戴先任

  □戴先任

  2017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自然科学教育进入我国青少年课堂,成为必修课。记者走访多所中小学采访发现,历经4年实践,我国青少年自然科学教育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同时面临校内教育边缘化与校外教育套路化交织带来的多种问题,长远看或将削弱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半月谈》2021年第22期)

  虽然早在2017年自然科学课就走入了青少年课堂,成为必修课,但自然科学课在不少学校陷入了“可上可不上”“上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窘境。校内科学课形如鸡肋,校外科学教育又面临套路化,科学教育没能发挥出应有作用,也没能真正走入青少年课堂。

  科学是对真相与真理的追求,重视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对科学感兴趣,既是在培养潜在的科研人才,也是在进行通识教育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自然科学课成了“鸡肋课”,科学教育长期处于“配角”,没能受到应有重视,仍是学校教育的短板,这导致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差、对科学的兴趣不足。

  科学课“可上可不上”,必修课甚至成了“不修课”,比如科学课可以被语数外等主课随意挤占。另外,像师资匮乏、课程标准陈旧、教材缺少顶层设计、专业化社会力量支撑不足、教育方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等,都影响了科学教育的开展。

  显然,让科学教育进入青少年课堂,成为必修课,落实情况不容乐观,亟待通过积极探索予以改变,从而有效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

  科学课难以从“配角”变为“主角”,与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实际地位不高有很大关系。对此,就有必要像重视体育教育一样将体育成绩纳入针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考核项目,提高科学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还要重视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科学教育设备投入等等。值得强调的是,要避免科学教育沦为应试教育,要避免科学教育在应试教育与“鸡肋教育”这两者之间“摇摆”。对校外科学教育面临套路化等问题,也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等。

  科学教育不能沦为了“鸡肋教育”,科学教育进青少年课堂,不能成了“形象工程”。需要对科学教育真正重视起来,通过多措并举,把科学课抬到青少年课堂的“主角”位置,补上科学教育缺失的短板,让科学教育真正具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人的科学化的作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