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减负”是教师更好发挥职能的前提

2021-02-19 19:38:04

作者:祁宇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起草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十五条规定》,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指出,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这一规定瞬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少老师都在微博抱怨道,其在学校除了负责教学工作之外,还需配合学校行政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评比和活动,甚至在下班回家后也要进行形形色色的网络学习。更有老师直呼,“想沉下心思好好教书也成为了一种奢望。”

  当前,为教师减负已然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这之中,班主任更是沦为了教师因“非本职”工作任务“增负”的重灾区。早在201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便对班主任负担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当前的班主任工作时间长、教学任务重、非教育教学性事务干扰大,减负愿望强烈。但从长期的实践来看,尽管社会各方都在呼吁为教师减负,教育部门也多次颁布了相关的减负令,一些隐性工作仍在持续地开展着,为中小学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扰。

  据调查,教师的“非本职”工作任务大概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社会事务进校园,教师常被摊派许多无关事务,如强制安装政务APP、关注公众号、参与问卷调查等活动;二是教师活动负担重,校外与教学无关的培训会议、校内各种公开课、技能比赛常常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三是学校检查、评比、考核程序繁琐,常要求教师填写各式表格材料和心得体会。可见,让教师回归教学的本职工作,并不是仅凭其一己之力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得到学校、教育部门甚至是全社会的配合。

  在这之中,最重要的便是要摆正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的认知误区,让其对教师的工作与职责树立起正确、客观的认识,从源头上切断不良之风的产生。其次,教育部门要厘清行政部门、社会机构与学校的权责边界,在机制、组织等方面加大对教师减负工作的督导力度,防止制度流于形式。同时,学校内部应大力肃清校内生态,防止官僚主义作风进入校园,保障学校各项考核工作精简进行、从严进行。最后,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学生家长,应当给予教师更多的关爱与理解,在孩子们的教育事业上与教师一起携手同行。

  综上,只有依靠多方形成的合力,教师才能轻松卸下沉重的“非本职负担”,在更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里安心教书、舒心教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职能,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