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给网红玩具“去毒” 切实保障儿童健康安全

2021-02-19 15:26:31

作者:张广钊

  疫情之下,孩子的外出活动减少,不少家长会网购一些玩具给孩子。可是,部分网红玩具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给孩子购买可塑性强的“史莱姆”泥。这种“萌萌”的、看似没有杀伤力的玩具却隐藏危险。有小学生因误食水晶泥导致中毒入院,甚至有儿童误用装过“史莱姆”泥的杯子喝水,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究其原因,其中的硼砂含量超标导致儿童中毒。(2月18日《长沙晚报》)

  考虑不周到、设计不合理、制造不精良等原因导致产品缺陷可能对儿童造成物理伤害相比,儿童用品有害化学品残留、超标暗藏的化学安全更堪忧,物理风险容易被发现与防范,化学风险是看不见的风险,超出大多数家长的认知范畴,潜在风险要比物理风险大得多。如如铅超标,一旦被铅污染,就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判断能力、反应速度、阅读能力和注意力。部分网红玩具或有毒或是粗制滥造的三无产品,频频对孩子造成伤害,变成了儿童的健康杀手。

  提升儿童、学生用品看不见的安全,让儿童玩得开心、学生用得放心,首先考虑从专门立法着手。依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于“毒玩具”等不合格玩具,除了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以及所得之外,最为常用的惩戒手段是“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比国外,其实更能看出现行法律的力度偏弱。我国儿童用品安全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些体现,总体失于宽松,缺乏可操作性。

  同时家长是儿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提高防范意识,筑牢第一道防线。家长购买前和使用时应全面了解儿童用品安全技术指标,查看是否存在缺陷,以免因此造成儿童意外伤害。每个家庭都应提高对问题儿童用品危害性的认识,对问题用品不仅不买,而且还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形成社会监督网络全覆盖,让问题用品没有生存空间。

  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市场监管,斩断非法利益链条。要从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依法加大检查、惩治力度,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与主动性,布下天罗地网,让“问题用品”造不出、运不走、卖不掉。同时,增强法规制度的刚性,减少或杜绝弹性,“一把尺子”量长短,保持对“问题用品”的高压态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提高违法运营成本,并通过完善诚信体系,让其既无利可图,又名誉扫地,赔了夫人又折兵,以至于不敢想、不敢为、不能为,从根本上铲除问题用品滋生的土壤,给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