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整治车站“黑摩的”还需“对症下药”

2020-07-12 11:04:35

作者:程令强

  有一种交通工具叫摩的,火车站口、公交站旁总有它们的身影,有了它,不怕堵车、不怕红灯,肆意逆行,它们数量庞大,屡禁不止,“黑摩的”违法上路、非法营运、聚集“趴活”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城市治安和交通秩序,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管理的“痼疾顽症”(7月11日 中国江西网)

  “黑摩的”违法上路、非法营运、聚集“趴活”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城市治安和交通秩序,政府相关部门虽出台相应的打击举措,却依旧未能消除这个城市管理的“痼疾顽症”。当前,一些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仍旧可见大量“黑摩的”,肆意逆行在街道上。

  与公交车、出租车相比,娇小的“黑摩的”的确有着自身的优势,诸如凭借娇小的车型,可以穿越一些汽车无法穿行的小巷子,也可避免堵车带来的系列问题;但同样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诸如非法逆行危机乘客和他人生命安全,随意要价引发系列纠纷等问题。显然,在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当下,没有安全保障的“黑摩的”纵然再方便,也必须给予严厉打击。

  “黑摩的”成为社会治理难题,一方面归因于“黑摩的”的潜伏性。为了保障广大旅客的生命安全,铁路等交通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虽每年都会开展严厉打击“黑摩的”的整治活动,但机动灵活的“黑摩的”司机总能第一时间潜藏起来,待严打风头过后,他们总能卷土重来。

  另一方面归因于管理不到位。由于“黑摩的”数量庞大,难以监管,人手不足相关管理部门图个方便,并不主动出击,只在遇到“黑摩的”时候管一管,且管的力度并不够,多是口头警告或者形式轻微的惩罚,这种无形的纵容给“黑摩的”司机留下了发展空间,导致“黑摩的”成为城市的难以治理的“毒瘤”。

  “黑摩的”是社会的一大危害,要想彻底铲除这个“毒瘤”,在笔者看来,必须从源头予以精准打击。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铁路等交通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借助微信、微博等媒体工具,或在火车站广场等显要位置宣传“黑摩的”的相关危害,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让民众自觉远离“黑摩的”。

  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应担起责任,主动与铁路等交通部门联合,加大火车站等场所治安管理力度的同时,也应制定合理的“黑摩的”惩罚机制,比如,对初犯的“黑摩的”司机给予警告处罚,对于再犯或者态度恶劣的“黑摩的”司机严惩,可以对其进行大额罚款惩罚,也可将其纳入诚信“黑名单”等。

  笔者相信,政府相关部门和铁路等交通部门联合出击,从“黑摩的”源头精准施策,必将一步步缩小“黑摩的”的生存空间,最终彻底铲除这个社会“毒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