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 > 正文

严把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关”

2020-05-11 09:34:11

作者:李亚蝶

  领导要离任,先过“生态关”。这项工作是我国自2018年开始推行的一项经常性审计制度,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探索。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场“大考”来落实,可以推动地方政府抓紧制定地方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将区域环境审计规范化和常态化,倒逼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的深入和提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资产遭到破坏。直至近10年来,中国人审视自己发展道路的不足之后,掀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出明确部署,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就意味着,绿色GDP列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领导干部离任的自然资源资产“大考”时代来临。

  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要自觉担当起生态治理责任,做好“备考”工作。虽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标准制定难、评分也难,但这不能成为领导干部不履责的理由,恰恰相反,领导干部在认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之后,应自觉担当起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的责任,主动贯彻执行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情况,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管用和项目建设运行情况等等。在任职期间应把握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不管环境治理难度多么大,只要领导干部一任接一任地将生态治理的接力棒往下传,就是有序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符合中央的精神,更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另外,推进生态审计的目的是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如果领导干部被动地履行责任,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就可能有瑕疵,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成效就可能不那么显著。主动担责,可以获得更好的环境收益,“备考”得当,由此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态审计“评分”。这既有利于地球环境,也有利于工作绩效的考核,于人于己双赢。

  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还要创新自然资源资产保护方式,这是生态审计“大考”的重要“备考”手段。比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引入现代城市绿色理念,保留更多的绿地或建城市街心公园,即便是在寸土寸金之地也要留下公众活动的小面积“绿水青山”;在治理河湖过程中,沿河湖建设绿道、湿地公园;制订地方生态补偿办法,根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责令相应单位或个人进行环境修复……这些都是根据当地特点所进行的创新工作,既能提高生态治理绩效,也能够让公众切身体会到政府的确在为民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从而得到公众的好评。

  生态审计工作才刚刚开始,这场“大考”考核的对象几乎是全方位的、多重的,无论是被考核者,还是考核者,都在“被考核”中。将生态环境列为领导干部离任的必选项,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无疑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它让领导干部不得不打消“只重经济,不重环境”的片面的GDP发展理念。经济的发展有时与生态建设会有冲突,但是并非没有两者同步发展的可能。领导干部要多关注创新性的生态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在生态产业上出现,经济与生态同步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